深圳市國際化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展啟幕活動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31日瀏覽量: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四十年星移斗轉,在歷史的長河中雖只是滄海一粟,但對于深圳來說,卻足以創造出一個令全球矚目的發展奇跡。從南粵的邊陲小鎮到如今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正以越來越包容的心態,越來越開放的格局,擁抱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追夢人。12月31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市委外辦)主辦,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深圳晚報社、深圳喜馬拉雅承辦的《"越深圳 越國際"——深圳市國際化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展》正式啟幕,為中外市民全面呈現深圳首批20個國際化街區的"個性"、"稟賦"和發展藍圖。展覽位于中心書城北區的書海梯田,預計面向公眾開放至1月下旬。

深圳國際化街區建設工作已經步入快車道如果說城市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一個個街區就是它的組成細胞——生命體的發展有賴于萬千細胞的生長積累;同樣,推進城市國際化建設離不開立足街區,把脈未來。2019年6月,我市公布了首批國際化街區創建名單(2019—2022年)。登上創建名單的街區共計20個,覆蓋了全市10區(新區)。以三年為期,全市將努力打造一批集約高效、人才聚集、開放包容、宜居宜業的國際化街區。市委外辦副主任孫懷忠在展覽啟動儀式上表示,國際化街區建設是深圳對外工作的創舉,是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緊緊圍繞"雙區建設"推進國際化城市建設資源和重心不斷向基層下沉的積極探索,也是全面推動我市國際化城市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形成具有更國際化的城市界面、更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更有溫度的街區氛圍的重要實踐。當前,在全市各區各街道的勠力推動下,首批20個申報街區全面提升自身軟硬設施、服務能力,以及強化街區特色等工作已經有序鋪開,比如招商街區編制發布了《南山區招商街道國際化街區建設白皮書》;寶安中心區啟用全國首個國際青年志愿服務單體戶外U站;觀瀾街區啟用了嶄新的國際化街區服務中心;桂園街區建立了羅湖首個國際人才服務中心;蛇口街區組建蛇口中外居民議事會參與社區的規劃和治理;粵海街區和民治街區正在加緊建設國際性綜合服務中心……可以說,我市國際化街區建設工作已經步入快車道。

我市首次對國際化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據悉,此次舉辦的《"越深圳 越國際"——深圳市國際化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展》是我市啟動國際化街區建設工作以來,首次對全市范圍內20個街區的階段性成果進行的集中展示和生動呈現。展覽在空間設計、視覺感受和現場體驗上進行了精心策劃,通過展示各類有意思有溫度的"公共產品"與互動環節的設計,讓市民感知深圳國際化街區建設的工作成果。為了展現20個國際化街區的亮點與特色,2020年市委外辦聯合各區各街道共同策劃出品了一系列的宣傳產品,包括《深圳國際化街區長圖》、《深圳國際化街區海報》和《深圳國際化街區手繪地圖》,分別從國際化街區的標志性建筑、外籍人士生活故事、國際化街區的發展規劃與特色等角度,多維度呈現國際化街區的靚麗風采。展覽通過電子屏滾動播出、展框呈現、原創沙盤設計等多種形式,讓市民"沉浸式""立體式"感知國際化街區的建設進程。

